在中国制造自动化的趋势中,铸件打磨清理领域的工作,由于需要耗用大量人力,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自动化的主要目标之一。如何选用合适的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,从而实现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的双重提升,是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。现在铸件自动化打磨市场中自动化清理设备的类型,大部分可分为机床类结构和机械手类结构两种,关于两种类型设备的优劣,市场中一直争论不止,意见不一。那么,一个企业到底如何选择适配自己产品的设备呢?让我们深度解析两种设备各自的优劣势,为企业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自动化升级建议。
刚性与精度
一般而言,打磨设备主要有机床和机械手臂两种结构。机械手臂的优点是灵活性高,可配合多种样式的工件,但是本身刚性较弱,有一定的机械公差不易克服,所以导致设备的精度不稳定;而机床能够加工的样式较为局限,但刚性以及稳定性出色,机械的精度较高,相对的比较适合少样大量生产的模式。
编程模式
同样以机械手臂和机床来区分。机械手臂的话,虽然理想上可以适应多种工件的加工,但是,通常也需要较久的程式编写时间,在线编程的缺点是,当有新产品需要编程时,设备需停转的时间较长,很多时候无法及时应对产品的生产周期;如果是机床的话,由于大多属于少样大量的加工,不需要时常更改程式,所以一般问题较小,并且机床同时具备离线、在线编程功能,在生产过程中无需停转设备,即可对新零件进行编程,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。
补偿系统
机械手的补偿性表现普遍较差,毕竟机械手的自动检测能力,就目前技术能力来说,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改善。而补偿性及自动检测能力之所以重要,原因除了清理打磨过程中需要随时依据工件的状态,调整打磨方向外,还需要依据研磨耗材不同的状态,调整不同的力量以及角度,来获取一致的打磨成果。
机床结构,则可以利用激光测量系统来实现误差补偿,提升打磨精度升。通过使用激光测距传感器,来实时获取当前工件的检测点与样件点的距离偏差,把相应的数据实时传送给控制系统,然后应用为不同工件开发的软件和模块进行对比计算,从而生产补偿程序,以此引导设备对目标工件进行切割打磨。这就是激光测量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原因,并且暂时只有机床结构设备才能完成激光测量系统的成功应用,相比于机床结构,机械手则无法获得稳定的打磨精度和一致的打磨质量。